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致富技术 > 正文
    购物车
    0

    种一次收两次 再生稻效益高过双季稻

    信息发布者:wangjian111111
    2017-06-16 22:13:32   转载

    农业部近期出台的《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提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再生稻,在西南地区发展再生稻。

    再生稻,种一茬收获两回,头季水稻收割后,可利用稻桩重新发苗、长穗,再收一季。

    农业部近期出台的《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提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再生稻,在西南地区发展再生稻。

    种一次收两次,效益高过双季稻

    与双季稻、中稻等生产模式相比,机收再生稻有哪些独特优势?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彭少兵总结为“三高二好四省”:“通过近年在蕲春、洪湖、江陵等县市的大面积示范,再生稻显示出投入产出率高、劳动效率高、经济效益高,稻米品质好、市场前景好,省工、省种、省肥、省秧田等特点,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商品价值和生态效益。”

    “机收再生稻技术立足机械化生产,种一次收两次,只需要一季种子,一次耕整地,因而比双季稻节本省工。”

    测产结果显示,该项技术近年大面积示范区两季粮食亩产超过1000公斤,示范区每亩比双季稻生产可增收800元以上。

    目前部分产区依托再生稻建设优质米品牌,产量可与双季稻相当,价格比普通稻谷每公斤高0.4元左右,比中稻模式每亩可增收300元以上,比双季稻每亩增收600元以上。

    此外,机收再生稻的推广有利于农药化肥减量施用,助力生态农业建设。彭少兵说:“生产中再生季只施用农药1~2次,肥料用量比一季水稻少,所需要的农药化肥用量以及能耗比其他生产模式显著降低。”

    种水肥药配套,立秋抓紧收头季

    再生稻种植需要哪些注意事项?

    适宜品种:彭少兵教授带领团队在湖北多地联合试验,筛选出两优6326、丰两优香1号、天两优616、C两优华占、广两优476、新两优223、新两优6号、天优华占、Y两优1号、准两优527、甬优4949、黄华占等12个高产优质、生育期适宜、抗病抗倒伏能力强、再生力强的适宜品种。

    种植时间:建议在3月10日~25日前后播种,秧龄控制在30天以内,推荐密度约为每亩1.6万蔸,争取立秋收割头季,确保为再生稻生长争取季节和时间。

    技术规程:水肥药科学管理是再生稻栽培的重点,应注意头季浅水分蘖、提早晒田、有水孕穗、花后跑马水养根保叶促灌浆,收获时保持田块干硬减少碾压毁蔸,即前期浅水促蘖、中后期干湿交替。

    施肥方面:彭少兵提出,头季控氮(每亩12公斤以内)增钾(每亩10公斤,重在防病);注意氮肥后移,根据苗情适量施穗肥;施好促芽肥和促蘖肥,促芽肥在头季收割前10天左右施用,亩施尿素7.5公斤和钾肥5公斤左右,促蘖肥在头季收后2~3天内早施,亩施尿素7.5~10公斤。此外,还应注意病虫害统防统治,加强科学监测、带药移栽,注重一药多治或多药同施,减少用药次数。


    01.jpg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