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购物车
    0

    “青麦6号”一个好种子,卖了 80万!

    信息发布者:wangjian111111
    2017-05-26 19:35:04    来源:中国农业技术网   转载

    一个好种子,卖了 80万!——“青麦6号”,亩产最高712.9公斤,叶片有蜡质根系更发达抗旱耐盐碱

    山东省青岛农业大学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林琪教授十年攻关培育的耐旱小麦“青麦6号”,近日完成了经营权的“变现”。山东种业集团以80万元的..

       

     盐碱地创小麦高产纪录    山东省青岛农业大学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林琪教授十年攻关培育的耐旱小麦“青麦6号”,近日完成了经营权的“变现”。山东种业集团以80万元的价格买下省内除潍坊外的经营权,每年还将为农大提供48万元的科研经费。这是继2010年玉米新品种“青农105”千万元转让经营权之后,青岛农大再一次转让农作物新品种经营权。

        我国现有盐碱地约5.2亿亩,其中山东省大约有1600多万亩。山东省小麦种植面积在5000万亩左右,其中不具备水浇条件而只能“靠天吃饭”的旱地小麦面积占了近2000万亩,旱地小麦平均亩产量不足300公斤。

        在沾化县和无棣县有大片的盐碱荒滩,盐分高达0.3%,除了一丛丛的芦苇外,也就只有棉花可以在这里生长。当林琪要在这里做小麦种植试验时,当地的农户感觉这些专家的想法有点“疯狂”。虽然觉得能收获麦子,但对能收获多少林琪心里却没有底,“‘青麦6号’是抗旱品种,在盐碱地种植之前也试验过,效果不错,但这边盐分含量太高,把握就不是很大了。”林琪坦言。

        然而,小麦的长势却超乎所有人的预料,甚至超过了一些在旱地上种植的普通小麦。到了麦收季节,小麦穗头沉甸甸的,今年6月份,来自山东省农科院、省农技推广总站和泰安市农科院、滨州市农业局的小麦专家,对沾化县冯家镇李家村在盐碱地种植的“青麦6号”千亩方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青麦6号”在盐碱地种植亩产达到418.23公斤,现场的农户和专家皆称“创造了奇迹”。

        全年不灌溉也可大丰收

        “青麦6号”在2007年选育成功,2008年,“青麦6号”就被列为山东省小麦主推品种,是山东省近十年来育成的唯一旱地小麦品种,2009年被列为山东省小麦良种直补品种。之后便分别于2010年和2012年创出旱地全生育期无浇水情况下千亩方和百亩方平均亩产620.7公斤和703.5公斤的高产纪录,其中一个十亩方最高亩产更达到712.9公斤。

        为什么“青麦6号”有这么强的抗旱本领呢,林琪解释说,这个品种的小麦叶片表皮有一层天然的蜡质,可以有效减少水分通过叶面蒸发。此外,小麦的叶片也比普通小麦的厚,叶片背面还有厚厚的绒毛,这些绒毛可帮助小麦从空气中吸收更多的水分,有了这种“特殊的叶子”,“青麦6号”能更好地保持自身的水分。

        但光有这些特点还是不够的,“青麦6号”的根系要比普通的小麦更为发达,可以最大限度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这些特征使得“青麦6号”能较好地适应干旱土地,可以做到全年不灌溉,在“靠天吃饭”的旱地也可以获得大丰收。

        转让经营权获科研经费

        去年12月8日,青岛农业大学副校长戴洪义与山东种业集团总经理刘世军代表双方在学校签署小麦育种合作暨“青麦6号”生产经营权转让协议书,“青麦6号”小麦品种在山东省内、潍坊市除外的生产经营权以80万元转让给山东种业集团。根据双方签署的协议,在转让小麦品种的生产经营权、共同做好小麦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工作的同时,双方还将共同建设良种繁育基地,积极开展联合科技攻关,合作选育小麦新品种。在五年的合作时间里,山东种业集团将每年提供青岛农业大学48万元的科研经费,用于合作选育小麦新品种,并享有新选育审定的小麦新品种的生产经营权。“我们可以培育新品种,但推广能力太弱,推广速度很慢,这样把经营权转给企业,可以让‘青麦6号’迅速走向市场,而我们也可以有科研经费,选育更好的小麦品种,为广大农户服务。”

    01.jpg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