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村落街道 > 正文
    购物车
    0

    “古村落”文化旅游节

    信息发布者:wangjian111111
    2017-06-08 18:07:25    来源:虹桥门户网   转载


    本文摘自-乐清日报



    乐成街道简介


             乐成街道是在原乐成镇城关区域的基础上,兼并原城北乡政府所辖范围而成。乐成老城区商贸发达,文化渊远流长。城北山区(灵山景区)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生态环保,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条件,目前已通过省旅游局组织的专家会审,兼容至中雁荡山4A级风景区范围。城北山区一直被誉为乐清人的后花园。虽然经济相对落后,但也恰恰保持了山区乡土农耕文化和江南垌寨文化特色,特别是黄坦硐村以“村美、林茂、水秀、石奇”而著称,2007年就已入选首批中国景观村落。为了更好地把城北灵山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美丽的乡村风光展示给游客,乐成街道继去年成功举办“嬉水节”之后,今年又与市风景旅游管理局一起,并联合开展乡村游较有经验的仙乐旅行社,开展乐成街道“古村落”文化旅游节暨“乡村一日游”等系列活动,用旅游这一平台带动山区经济的发展,把青山绿水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猪岩(本次行程不走)
    灵山景区介绍


            灵山位于乐成街道西北侧的城北社区境内,从市中心北行近5公里的桃源口,有摩崖石刻“寻得桃源”,为进入灵山之大门。景区面积约32.87平方公里,以“灵山秀水为特色,乡土文化为背景”,有景点近300处,主要分布在水飞谷、灵山顶、双秦、龙潭、黄坦硐等5个景区。山川秀丽,风光旖旎,日出云海,尤为壮观。

           灵山风景久已闻名,宋代诗人王十朋《灵山水飞瀑》诗云:“飞瀑来从小雁荡,灵源颇类大龙湫”,将灵山风光与雁荡山媲美。


     兔岩(本次行程不走)


           景区内层峦叠嶂,奇峰怪古比比皆是,景区的最大特点就是景随水而活,水随景而灵,它的灵魂在于水。景区内洞穴众多,各具特色,关公洞、太极洞、水晶幽洞等,和尚洞因曾住和尚而得名,是一个洞中有洞、洞后有洞的奇异洞府。景区山场绿化,到处浓荫蔽日,登高俯瞰,仿佛一片翡翠色海洋。徘徊林间,古木老树平添神韵,妙境迭出,疑是进入一个世外桃源。深山藏古村、古寺。


     一字岩(本次行程不走)

           灵山文化古迹从多,有古代武士门、练兵场、跑马场遗址,摩岩石刻及王十朋诗词碑林,更显灵山秀色、人文景观相得益彰。

           灵山是乐成街道的灵山,更是乐清人的灵山,是咱乐清人的后花园。

       人面岩(本次行程不走)
    水飞谷景点       

                                          

             水飞谷又称桃源谷,从市中心北行近5公里的桃源口,有摩崖石刻“寻得桃源”,为进入灵山之大门,水飞谷是我们进入灵山景区的第一个大景点。谷内景点众多,景色怡人。2004年12月至2005年1月,《神雕侠侣》电视剧在此拍摄,这里有纸伞房、鳄鱼潭等参加拍摄的遗址。


      水飞谷(本次行程有走)     


          过了水飞桥,沿溪向北50米,抬头看见的就是灵山大佛,它高200余米,直径100余米,周径360余米,独自成峰,体积巨大,灵山大佛如一巨佛端坐山中,双手抱膝,正襟威坐,面向东海,庄严肃穆,颇有顶天立地,雄伟巍峨之势。

          穿过竹林就可以看到这里最壮观的——水飞瀑,灵山飞瀑位于寻得桃源内山间,落差180米,面向北整体美观壮丽;水流泻下波三折,当地人将其名为上、中、下折瀑,故又名“三折瀑”。宋状元王十朋题咏《南瀑布》:“飞瀑来从小雁荡,灵源颇类大龙湫……”可见当时灵山飞瀑与北雁的大龙湫相媲美。


     水飞谷(本次行程有走)
    黄坦硐景区介绍

          黄坦硐景区是灵山最北、风景最美、景点最集中的景区,方圆五平方公里,有景点一百多个,可归纳为“村古、林茂、水美、硐怪、石奇”十个字。

          黄坦硐因村前洞口原有千年黄坦树而得名。黄坦硐村气势雄伟,四周岩嶂壁立、五岗环抱、五岗:东有龙童岗,南有九脊岗,西有岗平岗,北有崖上岗、东北有坡上岗,坡上岗是灵山之最高高山(旧称卧龙岗),海拔751米,是灵山主峰。黄坦硐村就落在这五岗怀抱的屏嶂之中,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四方寨门,一道溪流横贯全村,村东村西悬掛瀑布。村间绿化、浓荫蔽日、古屋建筑千姿百态,古木老树点缀期间,实为世外桃源。


    黄檀硐古村落 (本次行程有走)


          黄坦硐的古民居是整个灵山景区的精髓,虽然它和江南其他地方相比,这里的民居建筑谈不上什么大型的,但是她特别精致复杂,细巧、华丽。具有江南村落布局特征及明清时期建筑的风貌特色。据统计有来自明代建筑五座,清代建筑是三十座,民国及解放初期兴建的一十八座,最早的几座离现在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这些老房子所用建筑材料无非是山里的原木、蛮石等,都保持着它们天然的一切。村中房屋建筑根据地形高低错落有致,布局严谨,古屋建筑形式大小可分为三间屋、五间屋及四合院。

         黄坦硐古民居原始形态保存完好,保持着历史发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由于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的侵袭,也未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是地缘之故。今天,我们看了古民居,仿佛走进了那个时代,了解当时人民生活状况及房屋建筑的特点。

         最是仙乡幽胜绝,飞泉洒玉异人寰!您还不去黄坦硐吗!



     黄坦硐村卢氏祠堂(本次行程有走)
    五龙谷景点

        

     五龙谷景区位于黄坦洞古村落尽东的深谷中,是我们从乐成出发,进入黄坦硐古民居的入口。她不是独立的景区,而是黄坦硐景区的一个小景点。谷内有五条瀑布,顺悬崖飞泻而下,落差60-100米不等,似五龙奔腾,故名:五龙谷。境内有茂密竹林,将五条龙谷自然隔开。第一谷潭深约2米,面积60多平方米,水流落差60米,第二谷潭深5米,面积200多平方米,落差80多米;双潭都成方形,两潭相隔30米,之间有一条石龙卧地,形态逼真。二龙谷,水势较大,既使久旱季节,仍有瀑布飘落,水花飞溅。夏天旅游者如果站在谷口的竹林间,迎面随风的瀑水犹如绵绵细雨,冰凉舒爽,心旷神怡,妙不可言。

    五龙谷瀑布(本次行程有走)


          另外三条瀑布落差大,水势弱,遇春夏水大之际,五条瀑布均水势浩大,像五龙飞舞,气势宏大,非常好看。古人有“冒雨游山也不嫌,游山遇雨景更添”的诗句。

          我们沿着崖脚的竹林上去,看看这里神奇的关爷洞。林崇增诗云:不知何处是天峰,足底飞流搅五龙。掷杖平岗回首望,风吹山雨人空蒙。

          这里竹林密布、洞穴幽深、古木参天,实乃人间天堂。全程约四十分钟。

    龙溪

          凡是去过灵山的人都知道这条龙溪。它像黄坦硐古村落的护城河。全长1000多米,宽10米,贯穿整个村庄。龙溪溪底平坦、光滑,平常清澈的泉水流淌其上,泛起细涟漪,在阳光下灿烂夺目,犹如金龙游动,故名龙溪。如果遇上发大水的时候,似一条逃脱的白色大飞龙,非常壮观。我们继续向西走,过了溪桥便是黄坦硐的第一个景点西古寨门。

          您去过磐安的花溪吗?龙溪的美景实在不比那花溪逊色,因为灵山的景区实在太美了,导致龙溪没有花溪那么出名。去年,乐成街道曾在这里举办过“嬉水节”,来的人可有成千上万哟。


    龙溪(本次行程有走)


           西龙谷瀑布位于黄坦硐村的西侧,翻过一座山坡,跨过古寨门就能听见“轰……轰……”的瀑布声,是我们去黄坦坑水库的必经之地。

          这瀑布十分奇特,它从山口下来,高达数十丈,经过三折盘旋飞泻下来。立瀑前,其声轰轰如雷,雄姿独特,气势壮观,因瀑布直涮岩石,形成蒙烟,寒气袭人。潭水碧绿、清澈见底,更奇妙的是潭中一块大巨石,这便是仙石,又称棋盘石。相传八仙的汉钟离和韩湘子下棋的地方,旅游者到此都想在这里站一下或坐一下图吉祥好运。


    黄檀洞古城门(本次行程有走)


          我们走出潭口,抬头仰望,山峦叠嶂,只觉天空狭小。环顾四周,松竹茂密,但闻鸟啼水鸣,仿佛人入仙境。黄坦坑水库的建造,高峡出平湖,让湖区的风光更加美好。我们漫步在黄坦坑水库的游步道上,两侧的高山倒影在宁静的湖水中,难道不是仙境吗!


    黄坦坑水库(本次行程有走)


            仙境观景台是交通绿道2号线上的一个极普通的观景台,但她真的不普通。她和绿道上的许多其他观景台一样,犹如一条条“绿丝带”,将乐清境内的一些景点串成一条美丽的风景链。而仙境观景台就是绿道上最不普通的观景台,她最美。

          仙境观景平台设在灵山社区至龙台头村之间的公路边,建设规模约4700平方米,可容纳近百名游客同时休息观景。由于平台地势较高,站在上面可俯瞰附近的梯田风光,远眺道士岩的奇特形态。


    仙境观景台(本次行程有走)


          自然景观最大的魅力在于一步一景。从仙境观景平台上看,庄严的道士岩瞬间化身为一位沐浴沉思的少女,其婀娜的身姿、披散的长发、微微抬起的下巴在层层云海中若隐若现,惟妙惟肖。

          少女脚下,连绵无边的梯田环环相扣,绕出了一圈圈的田园风情。若不是耳边熟悉的乐清方言,真以为自己置身云贵高原。


    乐成街道开展“古村落”文化旅游节暨乡村一日游活动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